【中国非织造网】1985年,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、上海市纺织品公司有关负责人王延熹、张家祥、荣锡琪等人发起组织成立了“全国非织造布技术信息交流网”,当年年底会员单位就增至91家。这个“交流网”后来更名为“全国非织造技术协会”。十几年来,该协会为推动我国非织造工业的形成与发展,为促进我国无纺布工业的科技进步做了大量极富成效的工作。 上世纪八十年代,全国各地出现了无纺布生产热,还刮起了一阵不小的引进风。当时,纺、轻、化、农、军、医等十五个系统办了数百家无纺布厂,彼此不相往来,信息闭塞,盲目生产,不利于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。全国非织造技术协会经过不懈努力,沟通了分散在各个系统的数百个单位的横向联系,大大改善了原来同业间产品重复、技术封锁以及互相恶性竞争的局面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产品标准就是产业的生命线。无纺布产品众多,要使各部属系统实行统一标准,难度很大,该协会首先以粘合衬为突破口,组织国内80%左右衬布厂共商指标,逐步订出统一命名原则、方法标准、协会标准,加快了有关方面制订国家标准的进度,一举改变了国内没有考核依据的现状,促进了产品升级换代和产品达标活动的开展。此后,该协会又组织或协助会员单位制定了非织造土工布、针刺地毯等的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。这不仅有利于这些单位产品质量的改进,而且有利于上级和商检部门对这些产品的考核和调控。由于盲目引进或缺乏经验,国内引进的百余条生产线的数百台机器,在试车或此后运转过程中,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,为此,该协会举办多项活动,协助各单位做好对设备的消化、吸收工作。如热轧辊的损坏一直是企业的心腹之患,重新进口一根即需7万美元,且要影响正常生产数月。该协会通过技术交流,帮助企业找到了适用的修补办法,既方便,又省钱。 |
|小黑屋|简约版|手机版|中国非织造网
( 苏ICP备12054280号 )
GMT+8, 2025-4-30 23:31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0 Comsenz Inc.